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原材料质量:硅片纯度高、电池片性能好、封装材料质量优,能保证光伏组件的初始性能和长期稳定性。若硅片有杂质、电池片存在缺陷或封装材料抗老化性能差,会使组件在使用中过早出现性能衰退。
生产工艺水平:先进且严格的生产工艺可确保组件内部各部分连接紧密、接触良好,减少因生产缺陷导致的隐患。如电池片焊接不牢固、封装过程中引入气泡等问题,会使组件在运行中易出现热斑、脱层等故障,缩短使用寿命。
光照条件:长期强光照会使光伏组件产生光致衰减,导致性能下降。同时,光照不均匀或局部阴影遮挡,会使组件内部电池片电流、电压不一致,产生热斑效应,加速组件老化。
温度变化:光伏组件工作时会因光照和自身电阻产生热量,若环境温度过高,会使组件内部材料性能发生变化,如封装材料老化、电池片效率降低等。此外,频繁的温度波动会使组件内部各材料间产生热应力,导致连接部位松动、开裂。
湿度与腐蚀:高湿度环境会使组件表面凝露,水汽渗入组件内部,引发短路、漏电等问题,还会加速材料的腐蚀。沿海地区或高盐度环境中,盐雾会对组件表面和金属部件产生腐蚀,降低组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风沙与机械磨损:在风沙较大的地区,风沙颗粒会磨损组件表面的玻璃和封装材料,降低其透光率和防护性能。此外,安装过程中的不当操作或外力碰撞,也会使组件内部结构受损,影响使用寿命。
系统匹配性:光伏组件与逆变器、储能设备等系统其他部件的参数不匹配,会导致组件工作在非状态,降低发电效率,长期运行还会对组件造成损害。
安装方式:安装角度、朝向不合理,会使组件无法充分接收光照,影响发电效率。安装结构不稳固,在大风等恶劣天气下,组件会产生晃动或振动,导致内部线路松动、电池片破裂。
日常维护:定期对光伏组件进行清洁、检查和维护,能及时发现并处理组件表面的污垢、破损以及线路连接问题,保证组件正常运行。若长期不维护,污垢会遮挡阳光,组件的微小故障也会逐渐扩大,影响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