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适合自己的光伏组件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以下是一些参考要点:
大型地面电站:通常需要考虑组件的高转换效率、高可靠性和低衰减率,以实现大规模发电和长期稳定的收益。可以选择功率较高的单晶硅或多晶硅组件,如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等品牌的一些高效产品系列。
分布式屋顶电站:对于空间有限的屋顶,更注重组件的功率密度和外观美观度。如果屋顶朝向复杂或光照条件一般,还需要考虑组件的低光性能和温度系数。例如,汉能的薄膜太阳能组件在一些分布式屋顶项目中,因其轻薄、可定制化等特点而得到应用。
户用光伏发电系统:除了关注发电效率和可靠性外,还需要考虑组件的尺寸和重量是否适合家庭安装条件,以及与家庭用电需求的匹配程度。天合光能的一些户用光伏组件产品,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家庭屋顶的安装特点,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转换效率:直接影响组件的发电能力,效率越高,在相同面积下产生的电量越多。目前市场上,单晶硅组件的转换效率一般在 20% - 25% 左右,多晶硅组件稍低,在 18% - 22% 左右,而薄膜组件相对较低,在 10% - 15% 左右。
功率:根据实际用电需求和安装空间来选择合适功率的组件。一般来说,大型电站会选择高功率组件以减少占地面积和安装成本,而户用系统则可以根据屋顶面积和用电负荷选择相对较小功率的组件。
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这两个参数决定了组件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输出特性,对于系统的设计和配置非常重要。在选择组件时,需要根据逆变器的输入参数要求,选择合适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的组件,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产品质量:优质的光伏组件应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抗腐蚀、抗机械载荷能力。可以查看组件是否通过了相关的国际认证,如 IEC 认证、UL 认证等,这些认证是对组件质量和性能的一种认可。
品牌信誉:选择知名品牌的组件,通常这些品牌具有更完善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体系和售后服务网络。例如,阿特斯、正泰等品牌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其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相对更有保障。
价格: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光伏组件价格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单晶硅组件价格相对较高,多晶硅组件次之,薄膜组件价格较低。在选择时,需要根据自己的预算来进行权衡。
性价比:不仅仅要考虑组件的价格,还要综合考虑其性能、质量和使用寿命等因素,计算其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发电收益和成本,以评估其性价比。
质保期限:光伏组件的质保期限一般在 10 - 25 年不等,较长的质保期限可以为用户提供更长期的保障。例如,韩华 Q Cells 的组件产品通常提供 25 年的线性功率质保,确保组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
售后维修和服务:了解厂家或供应商是否具备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和技术支持团队,以便在组件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得到维修和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