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厂家可以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生产工艺以及测试认证等方面提升产品的抗沙能力,以下是具体介绍:
材料选择
玻璃:选用高强度、高硬度的超白钢化玻璃,其莫氏硬度通常在 6 - 7 左右,能有效抵抗风沙的冲击。同时,增加玻璃的厚度,如从 3.2 毫米增加到 4 毫米甚至更厚,可提高玻璃的抗冲击性能。
封装材料:使用耐磨损、耐老化的封装胶膜,如乙烯 -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胶膜,通过优化配方和生产工艺,提高其粘性和韧性,使组件在受到风沙侵蚀时,胶膜能更好地保持与玻璃和电池片的粘结力,防止出现脱层现象。
边框:采用耐腐蚀、高强度的铝合金边框,并对边框进行特殊的表面处理,如阳极氧化处理,增加边框的硬度和耐腐蚀性,能有效抵御风沙对边框的磨损和侵蚀,延长组件的使用寿命。
结构设计
优化表面结构:通过在光伏组件表面设计微结构,如采用纹理化或磨砂处理,减少风沙对组件表面的直接冲击,降低反射率的同时提高抗沙性能。另外,将组件的边缘设计成圆润的形状,避免尖锐的边角,减少风沙在边角处的积聚和磨损。
加强密封设计:对光伏组件的接线盒、边框密封等部位进行优化设计,采用高性能的密封胶和密封垫圈,确保组件的密封性,防止沙尘进入组件内部,影响组件的性能和寿命。
生产工艺
提高焊接质量:采用先进的焊接工艺和设备,确保电池片之间的焊接牢固可靠,减少因风沙振动导致的焊接点松动和脱焊现象,保证组件在恶劣的风沙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电气性能。
强化封装工艺:在封装过程中,严格控制胶膜的铺设厚度和均匀性,确保组件内部无气泡、无空隙,提高组件的整体强度和抗沙能力。同时,采用真空层压工艺,使玻璃、胶膜、电池片和背板等材料紧密结合在一起。
测试与认证
模拟风沙测试:建立专门的风沙模拟实验室,模拟不同风速、沙尘浓度和颗粒大小的风沙环境,对光伏组件进行长期的抗沙性能测试。通过监测组件的外观变化、电气性能参数以及封装材料的粘结性能等指标,评估组件的抗沙能力,并根据测试结果对产品进行优化和改进。
认证与标准遵循:光伏组件厂家积极参与国内外相关的抗沙性能认证和标准制定工作,如 IEC 61215 标准中对光伏组件机械载荷性能的要求,以及一些针对特定风沙环境地区的特殊认证标准。确保产品符合国际和国内的相关标准,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认可度。